今年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险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超7600亿元,同比增长约4.7%;净利润近300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其中,超六成公司实现盈利,盈利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均有所提升,行业整体运行状况向好,展现出逐步修复的趋势。
从市场格局来看,不同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特征。头部公司保持着稳定的领先地位,泰康人寿、中邮人寿、信泰人寿分列保费收入前三名,其中泰康人寿以1309.73亿元稳居榜首,市场竞争力显著;中邮人寿紧随其后,收入突破千亿元且同比增长12.07%,发展势头良好。部分银行系寿险公司表现较为突出,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保费同比增幅超过20%;外资系的大都会人寿也有明显进步,增速超50%。与此同时,北京人寿、国富人寿等公司增幅超20%,展现出一定的追赶潜力;而横琴人寿、中华联合人寿等则因渠道和产品调整出现20%以上的下滑,行业内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依然存在。
在行业整体呈现回暖态势的大背景下,中英人寿亦交出了一份稳中求进、成绩斐然的答卷。今年上半年,中英人寿预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2.68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达6.81亿元;期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05.8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7.4%。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不仅彰显了中英人寿在业务规模上的有效拓展,更凸显了其在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方面的坚实根基。中英人寿能取得如此佳绩,既得益于行业环境改善所赋予的发展契机,也离不开自身在多个维度的积极作为。在产品策略上,中英人寿紧跟市场需求变化,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精心推出更多契合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的保障与理财诉求;在渠道管理方面,中英人寿着力强化各销售渠道的整合与协同,提升渠道运营效能,为业务的顺畅推进保驾护航;在风险控制上,中英人寿始终秉持严谨审慎的态度,构建了完备的风险防控体系,对各类潜在风险进行精准识别、科学评估和有效应对,为公司的稳健发展筑牢了坚实屏障。中英人寿的这一系列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其在行业转型期的强大适应能力和发展韧性,也为其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全行业数据来看,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含上市险企)原保险保费收入3.74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显示出保险业在上半年的发展较为稳健。
业绩向好的背后,投资端回暖与费用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去年底以来权益市场持续回升,不少险企加大了股票和基金的配置力度,综合投资收益有所改善;同时,“报行合一”新规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渠道成本,险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减少高成本低价值产品,增加分红、万能等弹性较强的产品,降低了负债成本,这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险企利润的改善。
行业负债端目前进入“再定价”时代。普通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1.99%,连续两季度触发上限调整机制,分红险、万能险等的定价利率也同步下调。业内专家认为,这意味着行业在产品端将迎来新一轮结构调整,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缓解利差损压力,同时也可能对新单盈利性和销售积极性产生积极影响,为行业和客户构建更加稳健的利益格局。
寿险行业仍面临低利率常态和优质资产稀缺的挑战。业内人士认为,行业要保持增长的稳定性,需要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既要用分红险等“弹性负债”优化久期和资金成本,也要提升投资研究与风险管理能力,把握权益和另类资产的结构性机会。同时,要顺应客户多元化需求,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出涵盖养老、健康、财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方案。在此过程中,中英人寿等资本充足、经营稳健的机构有望凭借扎实的偿付能力和现金流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