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电子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子新材料企业迎来资本市场与产业发展的双重机遇。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609)已正式完成港交所上市招股流程,招股期于2025年11月 25 日顺利收官,并将于本月 28 日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这一关键节点不仅标志着这家深耕电容器薄膜领域近二十年的企业,正式迈入国际资本市场舞台,更成为中国电子新材料产业国产化进程中,凭借资本赋能加速突破的典型范例。

从筹备到招股完成,海伟电子的上市之路离不开自身技术硬实力的支撑 —— 国内唯一具备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自主设计能力,五条自研产线覆盖 2.7-13.8 微米全厚度区间产品,从设备到工艺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这些核心优势成为其招股期间吸引资本关注的关键。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产能扩张、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整合,为其在新能源等核心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奠定资本基础,也为国产电子材料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海伟电子早已构建起稳固且极具增长潜力的业务版图,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薄膜电容器作为电控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车辆的能源效率与运行稳定性。凭借与比亚迪的深度合作,海伟电子已深度融入头部车企供应链,并伴随 800V 高压平台车型普及与快充技术升级,迎来新的需求爆发点。高压平台对电容器的耐电压性、高频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而海伟电子通过多年技术沉淀,其产品可精准匹配高压场景需求,未来有望进一步抢占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容器薄膜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海伟电子同样扮演着 “电力稳定守护者” 的角色。其研发的电容器薄膜凭借出色的耐候性与长久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网的能量转换、滤波稳压等关键环节,保障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并网后的电网稳定运行。值得关注的是,海伟电子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并非局限于单一场景,而是通过技术协同构建起多元护城河。其为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高耐压薄膜技术,可迁移应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高压设备;针对电网稳定性开发的长寿命产品,也为新能源储能设备提供了性能支撑。这种跨场景的技术复用能力,不仅降低研发成本,更让其在新能源产业快速迭代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未来,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海伟电子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依托上市带来的资本助力,在新能源电子材料领域不断突破,推动国产替代进程,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注入更多 “材料动能”。
关键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