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8 日,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609)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敲响了电子材料国产化进程的新钟声。这场跨越近二十载的深耕之旅,以资本市场的认可为里程碑,不仅标志着海伟电子迎来发展新纪元,更彰显了中国电子材料产业自主崛起的强劲势能。
作为电容器薄膜领域的领军者,海伟电子的上市之路,根植于对长期主义的坚守与对细分赛道的专注。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聚焦电容器基膜与金属化膜领域,从攻克技术难关、研发国内首条国产化电容器薄膜生产线,到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正是因为这种执着与深耕,让其在行业内站稳脚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与市场基础。如今,公司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AI等多个关键领域,服务着众多优质客户,形成了多元化且极具竞争力的应用布局。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电容器基膜生产线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的企业,相较于其他同类企业来说,海伟电子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大幅缩短了产线交付周期,更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形成了 “降本 + 提速” 的双重优势。凭借这一核心竞争力,公司不断拓展产品边界,实现了对不同厚度规格产品的覆盖,同时持续攻关超薄基膜技术,精准匹配新能源汽车、AI 服务器电源等高端场景的需求,构筑起难以被复制的技术护城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业链协同的深度布局,也为海伟电子的上市注入了强劲动力。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吸引了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及知名产业资本加入股东阵营,形成了 “股东 + 客户” 的双重绑定模式。这种独特的合作模式,不仅为公司业绩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登陆资本市场,对海伟电子而言,是全新的起点。未来,公司将开启 “技术升级 + 产能扩张 + 场景拓展” 的新征程,把上市募资重点投入超薄基膜、复合铜箔基膜等高端产品的研发,紧紧把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在电子材料国产化的时代命题下,海伟电子将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推动供应链国产化替代、加速技术迭代创新,为中国电子材料产业突破 “卡脖子” 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海伟电子的上市之路,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未来,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与技术持续突破,这家深耕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必将在资本市场的赋能下,不断书写电子材料国产化的新篇章。
关键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