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当前既要加大政策力度,也要加大改革力度

来源:证券之星2023-09-26 13:10    阅读量:1724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9月22日在2023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总体向好。同时,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恢复的动力还不强。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

杨伟民表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10周年,当前形势下,既要加大政策力度,也要加大改革力度,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在杨伟民看来,目前应主要推动以下改革:

一是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改革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有很多,比如说要素市场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这些都要抓紧推动。”杨伟民表示。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法治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法治经济,保护产权、维护契约、平等交换、公平竞争、自主经营、自主消费、要素自由流动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基本规则,都需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

杨伟民表示,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两大微观主体要依法经营、依法消费,另一方面政府的行为也要依法,包括经济治理、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市场监管等等,都要依法、都要恪守契约,防止突然转向。

三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的两大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到发展是不是以人民为中心,关系到居民消费的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以及农业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等。

杨伟民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稳定当前经济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现在我国城镇人口9.2亿,但是其中有3亿是非户籍人口,按农民工统计是2.9亿,为此要推动两大改革:

首先是住房制度的改革。“我们所说的房地产的新模式,是建立在新的住房制度基础之上的。新的住房制度,既要面向城镇户籍人口,也要面向非户籍人口。这同过去的住房制度不一样,过去的住房制度主要面向城镇户籍人口。为此还要同步研究和推动下一个改革。”杨伟民表示。

这一改革就是身份证制度改革。杨伟民称,多年的实践证明,放开户籍限制难以根本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或者市民化的问题。农村户籍同他们在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挂钩,放弃了农民居民户籍,等于放弃了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济的产权等。所以,可以研究用身份证制度改革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

杨伟民建议,身份证按常住地的地址登记,不再按照户口所在地的住址登记,并据此划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登记住址可以是产权房也可以是租赁房。常住住址变更后,可以随时换发新的身份证。离开城市常住地回到农村的,再换回农村住址的身份证。这样,长期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就可以享有就业地的公共服务,包括保障房、廉租房等,也会相应增加符合他们收入水平的消费。

四是围绕完善经济治理深化改革。党中央十分重视经济治理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问题,包括现在经济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仅靠宏观调控、仅靠财政货币政策加大力度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另一方面,近年来在经济治理当中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偏差,比如某些领域治理存在着单打一、一刀切、单一目标绝对化、急躁冒进、顾此失彼、层层加码、合成谬误,以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持久战打成突击战等问题。

对此,杨伟民提出,经济治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不应该偏离这一大方向;经济治理要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原则;经济治理要把握多目标的平衡,比如发展与监管的平衡。

关键词:

责任编辑:叶子琪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